?在助聽器的電位器上至少有兩個表示聲音輸入方式的標識裝置“M”和“T”,其中 “M”表示助聽器的聲音輸入方式為麥克風方式,將檔位撥到這一檔,麥克風就可以直接將外界的聲信號變換成電信號進行放大,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
?而“T”表示磁電感應輸入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助聽器不能直接對外界的聲音進行放大,而是通過內部的感應線圈切割磁場中的磁力線產生電流后再進行放大。它必須依賴于磁場的存在,因此磁場的建立是助聽器作用發揮的關鍵。
?發達國家在公共建筑設施的設計和建造上已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預先在墻壁或地板內埋置了感應線圈,在一定范圍內只要將助聽器的“T”檔打開,無論距離多遠,均可清楚的聽到聲源發出的聲音。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利用一些特殊裝置才能充分發揮“T”檔的作用。
?目前,最常用的是磁電感應環路放大系統。將特制的能產生磁力線的導線沿墻腳環繞房間一周,末端與放大器連接,放大器的另一端與電視機、收音機、錄像機、話筒等音響設備連接。這樣只要放大器工作,就可以在一定范圍(一般為50平方米)內產生一個磁力線均勻的磁場,在這個范圍內的任何位置,只要打開助聽器的“T”檔,就可以收聽到來自這些音響設備發出的聲音,加大了助聽器的有效距離,擴展了孩子學習的空間,還教師、家長和聾兒以充分的自由。
?同時由于這時助聽器接收到的只是進入環路放大器的聲信號,周圍環境的其他雜音不可能被放大,因此聲音的清晰度比通過“M”檔輸入的要高的多。它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可以將聾兒學習的課程通過音響設備反復播放,便于學習和復習。
?這種設備不但可以用于家庭訓練,也可以用于機構班的集體訓練,一個班只要有一套環路放大系統,可以供全班使用。如果將導線環繞在地毯或地板下面,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除了上述的環路放大系統外,還開發出了“磁電感應座墊”以及“磁電感應項圈”,前者是將能產生磁場的導線環繞在座墊內,后者是將導線環繞在項圈內,這樣只要坐在座墊上或者將項圈帶在脖子上,用助聽器的“T”檔接收就可以聽到音響設備發出的聲音而聽不到環境中的噪音,大大提高了收聽效果。
?
(鄭重聲明:本網站原創內容,未經中國聽障兒童服務網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
[責任編輯: 汪建成]